樂到家轉型 影視出租店恐走入歷史 - 影音
By Necoo
at 2017-08-02T21:38
at 2017-08-02T21:38
Table of Contents
http://bit.ly/2tZF6oz
樂到家轉型 影視出租店恐走入歷史
記者黃冠穎/台北報導
影視出租店恐將走進歷史,這是五、六年級生的時代眼淚。前身是影視出租龍頭「百
視達」的中保「樂到家」,16家直營實體門市將在8月31日前陸續畫下句點,僅留下
12家加盟店繼續經營,樂到家未來將轉型為內容提供商。
樂到家近日陸續在各門市貼出公告,為配合變更營運模式,直營門市營業至24日止,
呼籲尚有儲值金的會員盡快折抵商品,而樂到家儲值金可採「攜存摺退費」或「更換
等值影片」等兩種方式處理,若門市關閉後,也可至總公司兌換。
樂到家表示,加盟店未來將改變招牌,規劃細節暫時不便透露。
百視達在1997年進入台灣,歷經VHS、VCD、DVD到BD等時代更迭,2005年由中保樂到
家取得總代理。
百視達在2008年達到鼎盛時期,全台擁有134家出租店,會員數逼近400萬人,年營收
高達7億元,雖然線上影音影響力增,百視達仍創新突圍,陸續祭出「線上租片、超
商取片」、中華電信線上隨選視訊等新策略。
然而Netflix等影音串流平台近年來大獲全勝,美國百視達總公司在2010年聲請破產,
翌年被Dish Network收購,大舉關閉實體店面,台灣百視達也無法置身事外。
百視達與中保的加盟合約在2012年到期之後,撤出台灣,中保改以「樂到家」品牌繼
續經營,樂到家卸下百視達招牌之後,陸續嘗試結合玩具銷售、餐飲等策略,更跨入
電影發行市場。
樂到家近年代理《怒火特攻隊》、《別相信陌生人》等院線片,轉型數位平台內容提
供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心得︰線上OTT越來越發光,實體DVD(尤其店面)卻越來越黯淡..
雖然這消息來得也不算意外啦
畢竟樂到家的臉書已經有2個月沒做任何發文了,
而且中保集團最近積極打廣告的「中保無限+」不難想像蠻燒錢的,
為了財務穩定化,把越來越不賺錢的樂到家收攤算是一個可想而知的決定
補充1:經濟日報的百視達/樂到家在台灣發展重要事件簡易圖表
http://i.imgur.com/5YtFnDz.jpg
補充2:經濟日報的黃冠穎又針對樂到家收店事件做了兩則補充報導
一是近年來,筆電廠商的「去光碟機化」,
也是加速實體片與店面沒落的一大主因
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612/2618149
二是與樂到家並稱實體出租店兩大霸主的亞藝,雖然也受到不少衝擊,
但地位相對來說穩固許多,除了他們擁有最多電影的院線下片後代理權,
近年日本文創集團CCC(也就是日本最大書店蔦屋的母公司)的入股,
也成為他們得以活化店面設計的動力
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612/2618144
--
樂到家轉型 影視出租店恐走入歷史
記者黃冠穎/台北報導
影視出租店恐將走進歷史,這是五、六年級生的時代眼淚。前身是影視出租龍頭「百
視達」的中保「樂到家」,16家直營實體門市將在8月31日前陸續畫下句點,僅留下
12家加盟店繼續經營,樂到家未來將轉型為內容提供商。
樂到家近日陸續在各門市貼出公告,為配合變更營運模式,直營門市營業至24日止,
呼籲尚有儲值金的會員盡快折抵商品,而樂到家儲值金可採「攜存摺退費」或「更換
等值影片」等兩種方式處理,若門市關閉後,也可至總公司兌換。
樂到家表示,加盟店未來將改變招牌,規劃細節暫時不便透露。
百視達在1997年進入台灣,歷經VHS、VCD、DVD到BD等時代更迭,2005年由中保樂到
家取得總代理。
百視達在2008年達到鼎盛時期,全台擁有134家出租店,會員數逼近400萬人,年營收
高達7億元,雖然線上影音影響力增,百視達仍創新突圍,陸續祭出「線上租片、超
商取片」、中華電信線上隨選視訊等新策略。
然而Netflix等影音串流平台近年來大獲全勝,美國百視達總公司在2010年聲請破產,
翌年被Dish Network收購,大舉關閉實體店面,台灣百視達也無法置身事外。
百視達與中保的加盟合約在2012年到期之後,撤出台灣,中保改以「樂到家」品牌繼
續經營,樂到家卸下百視達招牌之後,陸續嘗試結合玩具銷售、餐飲等策略,更跨入
電影發行市場。
樂到家近年代理《怒火特攻隊》、《別相信陌生人》等院線片,轉型數位平台內容提
供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心得︰線上OTT越來越發光,實體DVD(尤其店面)卻越來越黯淡..
雖然這消息來得也不算意外啦
畢竟樂到家的臉書已經有2個月沒做任何發文了,
而且中保集團最近積極打廣告的「中保無限+」不難想像蠻燒錢的,
為了財務穩定化,把越來越不賺錢的樂到家收攤算是一個可想而知的決定
補充1:經濟日報的百視達/樂到家在台灣發展重要事件簡易圖表
http://i.imgur.com/5YtFnDz.jpg
補充2:經濟日報的黃冠穎又針對樂到家收店事件做了兩則補充報導
一是近年來,筆電廠商的「去光碟機化」,
也是加速實體片與店面沒落的一大主因
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612/2618149
二是與樂到家並稱實體出租店兩大霸主的亞藝,雖然也受到不少衝擊,
但地位相對來說穩固許多,除了他們擁有最多電影的院線下片後代理權,
近年日本文創集團CCC(也就是日本最大書店蔦屋的母公司)的入股,
也成為他們得以活化店面設計的動力
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612/2618144
--
Tags:
影音
All Comments
By Carolina Franco
at 2017-08-03T09:29
at 2017-08-03T09:29
By Agatha
at 2017-08-07T07:54
at 2017-08-07T07:54
By Jack
at 2017-08-07T16:38
at 2017-08-07T16:38
By Olivia
at 2017-08-11T09:12
at 2017-08-11T09:12
By Valerie
at 2017-08-12T11:32
at 2017-08-12T11:32
By Oliver
at 2017-08-15T16:53
at 2017-08-15T16:53
By Gary
at 2017-08-17T09:18
at 2017-08-17T09:18
By Barb Cronin
at 2017-08-20T04:16
at 2017-08-20T04:16
By Andrew
at 2017-08-25T00:07
at 2017-08-25T00:07
By Barb Cronin
at 2017-08-25T16:22
at 2017-08-25T16:22
Related Posts
標準收藏將發行林區的《雙峰:與火同行》
By Kelly
at 2017-08-02T01:25
at 2017-08-02T01:25
電信業攜OTT 匯流大戰開打
By Charlotte
at 2017-08-01T23:42
at 2017-08-01T23:42
中華電攜NETFLIX拚OTT?鄭優:角力談判中
By Daniel
at 2017-07-31T23:01
at 2017-07-31T23:01
策略結盟再下一城 亞太、台灣大合攻OTT
By Jessica
at 2017-07-29T12:20
at 2017-07-29T12:20
從白鹿洞分店收攤 看國內實體出租變遷
By Anonymous
at 2017-07-29T09:53
at 2017-07-29T09:53